OA网 | English Version
网站首页
医院概况
新闻中心
科研教学
国际交流
学习进行时
公益援助
医院管理
院务公开
党群工作
您当前的位置 :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>> 党群工作 >> 党史学习教育 >> 服务群众
【我为群众办实事】医疗队送光明,助力民族团结——手术室支部参加系列健康光明行活动
2021-11-15   

 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手术室支部自成立起,每年积极参加由国家侨联、市侨联、市残联、市红十字会等组织的各种医疗队活动,足迹遍布全国二十余省市,累计协助开展眼科复明手术上千例,尤其是对于偏远山区、少数民族地区,更是迎难而上,为人民群众送光明、办实事,身体力行,践行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光荣传统。

  “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”

  2021年7月,手术室支部书记陈静同志、党员胡云敬同志在院党委书记魏瑞华带领下参加了“博爱健康光明行”医疗队,远赴新疆和田,开展复明手术。

  新疆和田日照时间较长,加上当地医疗条件相对落后,有很多白内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,所以当得知医疗队的到来时,患者都十分激动。由于地域饮食差异,队员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情况,但看着群众殷殷期盼的神情,没有一个人退缩请假。陈静同志和胡云敬同志克服自身不适,投入到紧张的手术工作中。短短四天时间,协助专家为96名患者实施手术。期间,与本地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研讨,为眼科手术的实施提出了很多建议和帮助,积极实践着我院“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”的理念。临别之际,队员在大厅集合,重见光明的新疆人民激动的与队员拥抱,开心的流泪,兴奋的跳起民族舞蹈,一切都是那么值得。

  “缺氧不缺精神”

  金秋九月,手术室护士长陈静同志、护士马添芳同志,在院领导的带领下,来到了雪域高原——西藏昌都,为当地患者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。

  昌都平均海拔在3200米以上,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导致白内障成为高发眼疾,大大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。医疗队还未抵达,已有上百名患者在昌都市藏医院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。队员们克服高原反应和路途劳顿,开始紧张有序的术前准备。由于环境条件有限,陈静同志与马添芳同志第一时间进入手术间,设计术间布局,清点手术物品,核对晶体度数,测试机器运转,不遗漏术前准备的每一个环节;检查术间环境,查找安全隐患,讲解无菌原则,指导消毒工作,不放过手术安全的每一处细节。两位同志从早上一直忙碌到半夜,几乎滴水未进,只有在当天工作结束后,才感觉到缺氧带来的头疼。正是高效的团队协作,不到三天时间一共实施160例白内障复明工作。术后复查的患者重新获得光明,更是获得了新生的力量。他们将洁白神圣的哈达献给了每一位医疗队员。日光之下,“老西藏精神”如同哈达熠熠生辉。

  “九色甘南,同舟共济”

  国庆刚过,手术室支部袁苗同志参加了我院组派的甘肃光明行医疗队。

  经过多次转车,医疗队达到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。碌曲县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处,长期处于高寒阴湿天气,气候条件恶劣,交通不畅,导致整体医疗条件比较落后,白内障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。迎接医疗队的是早早前来检查的患者,还有漫天飞舞的大雪。袁苗同志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天气和海拔的变化,同队员将展开了紧锣密鼓的术前准备。由于海拔的问题,手术室水压不够,手术用水无法到达楼上,全靠袁苗同志和其他同志一起从一楼一盆一盆的接水,再一次一次往楼上端水。下楼上楼往返几十次,还要在冰冷刺骨的水中清洗器械。袁苗同志并没有抱怨,而是用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一台手术。医疗队在两天的时间内筛查患者近百人,完成复明手术42例。告别碌曲县,医疗队没有片刻歇息,又驱车6个小时抵达舟曲县,为舟曲县患者实施了26例复明手术。送别当天,藏族同胞向医疗队员献出彩色的哈达,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。

  在一次又一次的医疗队活动中,手术室护理人员接受了锻炼与考验,积累了丰富的外出手术经验。手术室支部党员基本都参加过医院组派的医疗队活动,并且在手术室人员中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。同时,“以一带一”“以高带低”的传帮带模式在手术室医疗队中开展。每次外出手术遇到的困难可能是多种多样的,但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心是坚定不变的。无论高原盆地,无论寒来暑往,手术室支部全体党员与群众将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在院领导带领下,继续为群众办实事,打造手术室医疗队品牌,将优质护理送到各地,缓解当地患者“看病难、看病远、看病贵”的问题,为患者重获光明带去希望。 

 
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信访举报
地址: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251号
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苑产业区榕苑路1号 邮编:300384
联系电话:022-86428810、022-86428718
网站备案号:津ICP备13003200号 津教备0115号
本网站由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津云

微信公众号